个人简介
孙水发,男,汉族,1977年12月出生, 于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硕士生导师,副教授,通信工程系副主任,智能视觉与图像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并担任20081361班班主任。
主要事迹
他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强,他不仅在教学科研方面成绩突出,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18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项目9项。为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科主要负责人,《信号与系统》课程责任老师,承担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等多门课程教学,讲授课程深得员工喜爱。近年员工评教一直在全院名列前茅,还分别在2009、2010年连续两次获得ok138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湖北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称号。而且勤于教书育人,甘为员工成长才服务。由于他各方面表现突出,最近3年年度考核等次均为优秀,并连续三年被评为ok138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优秀教师。
时下,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少数老师已不太热心教书育人、作班主任这类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而孙老师却非常热爱员工,热心社会工作,乐于为员工服务,始终把教书育人、为员工成长成才服务视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和应尽的职责。几年来,他坚持教书育人,毫不懈怠,无怨无悔。自2006年结束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一年后来公司工作以来,先后担任了20041362、20071111、20081361三个班的班主任。担任班主任工作4年期间,他始终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工作,为员工的成长成才默默奉献,不仅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风格,而且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员工的欢迎和广大教职工的好评。他的主要事迹有以下几点:
一、他坚持以员工为本,热爱员工,是员工的良师益友。
孙博士不仅热爱教学、科研工作,业绩突出,而且不忘作为高校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对社会工作极其热心,对工作高度负责,对担任员工班主任工作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2006年下半年刚来学校工作,即主动申请担任班主任工作。有人认为他太傻,当班主任吃力不讨好,会耽误教学科研,而他却义无反顾,他乐于教书育人,乐于为员工的成才服务,把为员工排忧解难作为自己份内的事。他经常邀请员工到办公室谈心,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他总是积极组织并参与员工的各类主题班会活动;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难题;经常到员工宿舍了解员工生活情况;还常常邀请员工到家里做客;乐于以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员工进行人生规划,员工也乐于与他交流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待员工如兄弟一般,受到员工欢迎;员工也把他当作自己的兄长和良师益友。
二、他善于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卓有成效。
20041362班曾是一个学风较差的班级,很多老师都认为很棘手而不愿带这个班。为了在20041362班树立起良好的班风,从接手开始,他就经常利用晚上和课余时间,深入员工教室、寝室了解员工情况,希望找到这个问题班级的根本原因。经过深入调查后,他发现已经处于大三的他们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因为缺乏实践,对专业前途比较迷茫,不清楚所学知识有何用;二是因为有些同学挂科多门,造成班级总体评优上不去,而这部分员工又有着留级的危险。为了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树立信心,他有针对性的确定了以点带面,相互扶持的工作策略。即对学习成绩好,有专业特长的同学为点,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在电子创新实验室培训的同学等,树立学习的好榜样;形成帮扶对子,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带一个成绩差的同学;组织各类兴趣小组等。通过努力,最终使得班级面貌焕然一新,班级没有一名员工留级,并有员工获2007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湖北省赛区一等奖1人次,三等奖2人次。
2007年,学校确定20071111班为教学改革试点班,班级管理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同以往的班级管理有明显的不同,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改革试点的成功与否。作为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员,他又主动提出要担任该班级班主任的意愿。接手该班级后,首先碰到的问题是由于很多同学对该教改项目不了解,认为试点班即是“试验班”,要拿自己做试验,因此员工有较大的情绪。为了打消员工的疑虑,平时在工作中随时关注员工的思想变化,及时将学校、学院对试点班的相关政策、改革宗旨等与员工沟通,并将员工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有效的避免了员工思想波动,确保了试点班教学改革项目顺利进行,按照学校改革要求健康发展,为学校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他注重全方位关爱员工成长,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员工动手能力强不强,一直是关系到员工培养质量、影响员工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增强员工的实践动手能力,孙老师开动脑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方面,他将20071111班级员工分为10个兴趣小组,并邀请相关老师作专业导师;另一方面,他积极争取学院支持,为班级申请了专用的创新实验室,配备了基本实验条件,为员工兴趣培养提供保障;作为专业导师之一,他手把手教员工进行课外实训。经过师生共同努力,目前该班级员工大多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比如所指导的牛雷闪同学获得“第十五届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三等奖”和“第十六届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三等奖”,王刚同学已经具备独立从事多媒体系统软件开发的能力,习文同学顺利通过了托福和GRE考试等等。在担任20071111班班主任的两年期间,班级有6人次获优秀团干,13人次获优秀团员,1人次获优秀党员,2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5人次获校一等奖学金,还有一批员工获得其他等级奖学金。在员工生活方面,他也能从多方面了解员工的情况,在主持诸如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以及各类班级优秀评比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特别是在评选国家助学金时能积极引导同学相互了解情况,使国家相关政策得到真正落实,促进了班级和谐。
他关心员工,爱生如子。邹益波同学上体育课扭伤了脚,他自己出钱,购买慰问品到医院去看望,并安排班级员工轮流照顾,帮助辅导功课,让员工体会到了班集体的温暖,也增强了员工的班级集体意识。
四、他注重激发每个员工的兴趣特长,循序渐进的引导员工成才。
20071111班的邓慧萍同学是个很懂事的来自农村的贫困员工,刚来学校时心情很放不开,不愿与同学交流。孙老师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帮助,从最开始在班级上让邓慧萍介绍自己、主持班级主题活动,到任职班级组织委员,最后到学习委员,逐步让他熟悉了老员工活。目前邓慧萍同学学习成绩在专业排名第一,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两年都获学校一等奖学金,而且与员工关系融洽,在学习上也是同学学习的榜样和帮手。
20071111班的习文同学是个来自县城的员工,家庭条件好,但性格内向文静,不大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孙老师就积极的引导,让她认识到融入班集体的好处及重要性,使得她逐步对班级体有了感情,乐于参加班级的活动和担任班干部。根据习文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家庭背景,鼓励习文自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出国留学。后来习文同学修习了英语双学位,顺利通过了托福,GRE考试。伍丽同学家里有经商背景,而且对此有较强的兴趣,他就鼓励伍丽修习工商管理双学位;王刚同学计算机基础好,喜欢编程,他就让王刚参与到自己的项目中来。他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员工近年都有考取国家985高校攻读研究生的员工,06级员工陈思更是考进了浙江大学;指导的三个毕业研究生论文均为优秀研究生论文,并且有两人选择了到重点大学继续攻读博士。总之,他能根据员工自身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员工成才。看到员工不断地成长进步,他打心眼里高兴,他很有成就感。
2010年春,由于学校学科专业调整,他离开了20071111班级,又担任了20081361班的班主任。虽然他对20071111班有很深的感情,但面对20081361班这些员工新的面孔,他又有了新的工作热情。召开班委会,找员工谈心,参加日常的班活动,深入员工宿舍了解员工的生活情况……他每天都不知疲倦的忙碌着。
在学校工作4年的时间里,他做了4年班主任工作,涉及员工100余人。作为专业老师,经他教过的员工达几百名,无论是做班主任,还是做专任教师,他总是始终如一地、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高昂的热情对待对每一个员工,对待每一件事情,认真履行了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由于他工作表现突出,最近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他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当有朋友质疑做教师的工作能有多大的成就时,他却很自豪的说:“我的工作平平淡淡,但我深爱我的教师工作,桃李满天下是我最大的成就。只要员工能成才,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孙博士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和应有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