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会导师简介(产教融合行业导师)

姓名: 陈智会
职称: 正高级工程师
邮箱: tujiaren1980@126.com
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青岛路21号
一、个人基本情况
陈智会,男,土家族,1980年7月出生,湖北恩施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
二、学习经历
2003年6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本科专业,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在ok138太阳集团中国官方网站机械工程专业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习。
三、工作经历
2003年至2008年在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从事设计工作,担任设计员,取得工程师职称;2008年至2009年8月任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第一研究所副所长,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担任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光电产品第二研究所所长。2013年1月至今,担任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中心主任,取得研究员职称。
四、研究方向
研究开发OSMAR071高频地波雷达新型海洋环境探测设备;光电系统(含红外夜视系统和昼光电视系统)以及搜索雷达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化光电监控取证设备;用于海洋领域的船载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用于组网模式下的国防训练、作战的航迹规划软件,在国内实现军用;研究开发一种用于人员落水搜救的算法和软件,解决海洋环境中人员搜救的国际难题。
五、科研成果
主持完成了数字化潜望镜、热像仪、瞄准镜、光电警戒系统、中程高频地波雷达系列产品等项目的研制工作;主持研发OSMAR071高频地波雷达、XX潜望镜、XX外夜视瞄准镜等项目;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中远程高频地波雷达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任项目副组长;在“十二五”863计划项目《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研制》,任项目副组长;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高频地波雷达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任项目组长;在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双频全数字高频海洋探测仪开发及应用》,任项目副组长;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上遇险目标漂移规律及快速预报技术》,担任技术骨干;“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体制体制风、浪超视距雷达探测技术及其验证》,担任组长。目前主持国家近海雷达网、智慧海洋、海上丝路项目重点项目。
六、产教融合培养条件
本人从事科研工作已有17年,入选了湖北省重点创新团队成员,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与高校、研究所在产学研方面合作开发项目较多,学术造诣较深。在我国高频地雷达海洋探测领域工作方面经验丰富、工程开发能力突出、技术功底扎实,研究开发的OSMAR071型高频地波雷达产品已经在国内海洋局系统和国防重点海域发挥重要作用,基本上取代了国外产品,探测能力居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国家、省厅、市级项目14余项,并获得多项奖励与荣誉: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2012-2016年,主持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高频地波雷达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项目(项目编号2012BAH32B00),任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1065万元(国拨315万元),已验收结题。
2012-2016年,主持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项目“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研制”课题(课题编号2012AA091702),任课题副组长,科研经费1089万元(国拨889万元),已验收结题。
2012-2017年,主持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双频全数字高频海洋探测仪数据融合技术及应用开发”项目(项目编号2013YQ160793-4),任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419万元(国拨165.73万元),已验收结题。
2014年-2016年主持湖北省支撑计划项目“高精度高频海洋监测仪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4BEC081),任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330万元(国拨80万元),已验收结题。
2018年至今,主持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上遇险目标漂移规律及快速预报技术-地波雷达技术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7YFC1404702),任课题负责人,科研经费490万元(国拨140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中。
2019年,主持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体制风、浪超视距雷达探测技术及其验证”项目中“新型机动式超视距雷达技术” 课题(课题编号2017YFC1404702),任课题负责人,科研经费2492万元(国拨700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中。
2017年负责宜昌市城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海洋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任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1032万元(国拨32万元),已通过验收。
2018年至今,主持湖北省科技厅2018年省级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军民两用机动式海洋雷达研发与应用”项目,任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244万(国拨50万元)元。
2018年主持湖北省-中科院省院合作专项“无人岛礁监测海洋能发电系统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任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400万元(国拨70万元)。
2018年主持宜昌市级创新资金“海洋平台雷达示警仪的研制与产业化”项目,任项目负责人,科研经费200万元(国拨30万元)。
承担国家建设项目情况
牵头承担并完成了海军、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南海局、东海局、交通部、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惠州市自然资源局等国家部门共40余套海洋雷达观测系统的建设任务,其中包含台湾海峡立体监测系统、珠江口风浪流地波雷达观测系统、环渤海地波雷达立体观测系统、黄海青岛-日照地波雷达观测系统、东海-钓鱼岛地波雷达综合观测系统西沙群岛风浪流地波雷达观测系统、香港-广东大湾区地波雷达观测系统,中国-斯里兰卡地波雷达观测系统、一带一路中国-柬埔寨地波雷达观测系统等项目、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大亚湾智慧海洋系统,项目累计销售总费用达1.5亿元。
目前继续主持负责实施国家602专项中的“两网一系统”(国家近海雷达网、海上丝路雷达网、智慧海洋系统)项目。
主要荣誉、获奖情况
2017年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宜昌市“高新产业领军人才”、湖北省“企业重点研发人才”、宜昌市“优秀专家”称号。
在知识产权方面,2016年以来,所带领研发团队完成32项专利申报,其中授权24项专利(其中两项发明专利),获得15项软件著作权,获得4项“科技成果登记证书”,其中3项为第一完成人。
2018年,主持制定名称为《3-50MHz频段内海洋地波雷达的发射技术要求及操作特性规范》的我国地波雷达的第一个海洋行业标准(第一编著人),目前该标准已立项。
2018年,主持制定名称为《海洋地波雷达的通用技术规范》的湖北省地波雷达的第一个地方标准(第一编著人),目前该标准已编制完成。
研制的系列化地波雷达产品,是国内第一家取得了工业信息化部的全频段认证的产品,获得4MHz、5MHz、9MHz、13MHz、16MHz、24MHz、26MHz、40MHz八个频率型号核准证书。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将持续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及高效率的教务运营管理服务,构建人才在高校与企业间双向流动的桥梁,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优势互补,打造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