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
无线充电网络最新研究进展
时 间
2019年11月16日上午9:30-11:20
地 点
信息科学楼607
主 讲 人
戴海鹏
主办单位
ok138cn太阳集团529
备注
简介:戴海鹏,博士,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南京大学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性能保障与优化,具体包括物联网,数据挖掘,移动计算,边缘计算等。发表论文九十余篇(含CCF A类29篇,B类30篇),包括ACM SIGMETRICS, ACM MobiHoc, ACM MobiSys, ACM UbiComp, IEEE INFOCOM, VLDB, IEEE ICDCS, ACM/IEEE TON, IEEE JSAC, IEEE TPDS, IEEE TMC等国际一流会议期刊。获2017年CCF A类会议INFOCOM最佳论文提名奖;2015年CCF B类会议ICNP最佳论文奖;2018年CCF B类会议SECON最佳论文奖亚军。获2018年ACM中国新星奖(全国2人入选);2018年ACM SIGCOMM China新星奖(全国3人入选);2015年江苏省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全国高校物联网创新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指导教师奖。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委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委员会委员,ACM SIGCOMM China委员,ACM SIGAPP China委员等。担任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如ACM MobiHoc, IEEE INFOCOM, IEEE ICNP, IEEE ICDCS, IEEE IPDPS, IEEE/ACM IWQoS等程序委员会委员;2019年ICCCN分会主席;2014年IEEE ICNP海报主席;2019年ACM SIGCOMM China出版主席。担任四十多个国际一流刊物如ACM/IEEE TON, IEEE JSAC, IEEE TPDS, IEEE TMC, IEEE TKDE审稿人。
报告简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近年来由于其便捷、安全、灵活、可靠等优点,获得了科研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发展迅速。无线充电网络由无线发送能量的多个充电器和无线接收能量的多个可充电设备构成。传统无线充电网络相关研究工作大都局限于如何提高无线充电效用,忽视了随之而来的高电磁辐射的危险,采用的充电模型不够合理,且未考虑充电器间通信需求。在讲座中,将介绍近年来课题组在考虑电磁辐射安全的安全充电、考虑充电方向特性的有向充电、及考虑充电器连通性的三个方面相关工作。重点在如何利用计算几何、子模优化、双重划分等方法来设计近似算法和分布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