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学期,是研一新生进入课程学习,二年级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更是研三毕业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资格论文撰写发表及求职的重要时期。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在完成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更要了解全院员工的课程学习、科研工作、教学培养、学位论文各方面情况及思想动态。学院于11月24日下午3:00在学院422会议召开了研究生和导师座谈会。

参加会议的导师成员有:学院研究生视导专家组成员徐守志、陈小辉、余肖生三位教授以及公司产品指导委员会委员夏平教授,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刘丽芳、任强等老师也参加了座谈会。三个年级在班委和研究生代表二十五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马凯副经理主持,座谈会首先由“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恒涛同学介绍学习成果,分享投稿经验。建议研一同学要勤读文献,为后续科研多做储备。
针对研一同学谈到的“不知干什么、怎么干”的迷惘期。徐守志教授建议同学们按确定大方向、找准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向,打好写代码的基本功、学好最优化方法与理论基础课程的路线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一切便水到渠成。
针对二年级同学科研成果发表周期长的焦虑,马凯副经理建议大家尽早进入角色,建立科研意识,暑期学习,研一积累,研二产出、研三成果滚动,后期学院要建立自然语言、计算机视觉公共学习路线图,资源开放共享。
研三汪鹤敏同学认为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任务是练好基本功、夯实基础,融会贯通,进入工作岗位后或实习期间,再通过岗位技能培训,水到渠成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针对二年级代表提出的考勤打卡时间设置、核酸检测时间的冲突题,视导专家余肖生老师认为,打卡、检测、学习三个都要做,也都重要,但如果把学习一直放在首位,就会早上7点去完成检测,然后打卡学习。
夏平教授在发言中谈到,研究生要具备三个能力,查阅文献能力、综述能力、编程能力。通过阅读文献,了解研究方向优缺点,针对不足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就形成了论文的创新点。
陈小辉教授谈到,科研路上,有想法就要付诸行动,有计划要分步骤,有困难可迂回前行,有信心要主动,主动和导师沟通,主动学习。
座谈会其它问题处理措施及改进方法。
1、及时向任课老师反馈员工教学评价,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导师要严抓课堂考勤。
2、下学期研一专业课开课前由选课员工建立课程QQ群,方便师生课余交流答疑。
3、学位论文与求职就业两手抓。研三同学要处理好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与求职冲突问题,与本团队答辩秘书协调好中期检查答辩时间。答辩资格论文的发表要注意把握好时间节点,答辩前必须具备资格。
4、新生导师要多与新生沟通交流,毕业生导师要关注毕业生就业和学业状态。
6、毕业生有出现学业困难或心理障碍情况,研究生管理工作人员会一如既往的配合导师关心员工、帮助员工。要联合导师、辅导员、寝室同学关心帮助学困难同学,要关注论文指导进展情况。
7、研三科研成果(资格论文)摸底情况显示,目前完全达到毕业条件的约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二的同学大多在发表投稿和录用阶段,提请导师和员工要抓紧。
本次座谈会,各年级代表踊跃发言,积极互动,与会导师代表就同学们的课程学习问题、学位论文撰写、工作室考勤问题给予了很好的指导和建议,氛围热烈,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